强化党建引领事业发展 助力特检“大院”向特检“强院”转型升级——内蒙古特检院阿拉善分院党支部先进事迹

2025-05-14 8次

【关闭本页】

  内蒙古特检院阿拉善分院驻扎在内蒙古西部大漠深处,具有编制小、人员少、检验任务重、地理位置偏、工作环境苦、服务对象散、行政成本高等特点。近年来,支部一班人立足“小、散、远”“点多、面广、线长”等实际,积极主动作为,进一步改革创新,以党建凝聚人心,以思想破冰引领事业发展,优化营商环境,推动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强信息化和队伍建设,全面提升检验质量和效率,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,党支部被区院党委表彰为“堡垒支部”,分院被阿拉善盟委、行署表彰第九届“文明单位”。

坚持党建领航,锻造战斗堡垒。旗帜就是方向,堡垒彰显力量。突出抓好支部班子自身建设,通过主要负责人“党政一肩挑”、支部换届选举等方式,配强配顺配优班子成员,明确责任清单,建立分工配合、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。按照“五统一”工作要求,修订完善《党支部议事规则》《“三重一大”决策程序》等机制,形成用制度管人、管事、管权的良好氛围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严格执行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建立“周学、月查、季考”理论学习督导机制,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,确保特检改革发展行稳致远。深入进行“以思想破冰引领事业发展”等学习交流研讨活动,配套完善绩效分配方案,严格奖惩机制,坚持有解、优解思维,实现思想观念由“官检”向“商检”转变、工作方式由传统检验向智能检验的转变、工作导向由“让我干”向“我要干”的转变,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。近3年,全年收入从1753万元增长到2287.43万元,总体增长了30.49%,其中经营性收入从458.2万元增长到970.52万元,增长了111.81%;人均创收47.63万元,固定资产增加462万元,增长18.48%。


(政治理论集中学习)

优化营商环境,提高工作质效。金杯银杯,不如客户的口碑。服务质量怎么样,让客户说了算。近年来,党支部研究确立了领导干部一对一服务重点企业、重点项目制度,开展了服务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,通过开门纳谏听意见、上门调研摸实情、驻厂服务提质效等方式,走访调研100多家重点企业,征集了报检流程较为繁琐、院企沟通不够高效、报告出具不及时等12个具体问题。坚持立行立改,简化业务流程,精简报检资料,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,实现了线上资料传输、业务咨询、受理、缴费、报告领取等实现全流程一站式服务;积极改进服务方式,推行“首问责任制、一次性告知、容缺办理、限时办结”等“放管服”改革,当好“有求必应”“无事不扰”“店小二”,为企业提供一次性报检、一揽子协议、一体化施检“打包式”服务,为企业提供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天候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。与内蒙古庆华集团签订3年合计900万元长期检验合同,2家外流检验企业实现“回流”,客户满意率在98%以上,有效稳固了检验市场。严把检验质量关,勇于刀刃向内,自我革命,采取每月报告考评、自查等形式,积极配合区院开展的检验质量大检查、质量攻坚行动,召开检验质量分析会,完善流程,规范操作,对把关不严、工作粗漏等相关责任人实施182人次2.4万元经济处罚,对工作突出人员奖励56人次10.2万元,以鲜明的奖惩引导检验质量提升。检验报告合格率从最初的44%提升到63.5%。深入开展行风治理整顿和清廉特检建设,专题召开行风监督座谈会,前置“探头”,设置6处行风监测点,聘请6名行风监督员。对2名违反工作、生活纪律的检验人员依法给予辞退处理,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。


(内蒙古晨宏力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场调研)

牢记公益属性,坚守安全底线。牢记保安全促发展初心使命,坚持“分级管理不分家、局院同心一体化”的工作原则,充分发挥公益属性职能,为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持。建立科院联席会议制度,每季召开科院联席会议,通报情况,分析隐患原因,制定整改措施,堵塞漏洞隐患,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。近几年,先后派出50余人次参加监察部门组织的安全风险管控专项检查、滚动式督导检查和各类专项治理,发现安全隐患300余处,并提出了整改的意见和建议,形成了“监察为检验提供执法保障,检验为监察做好技术支撑”的良好工作格局,法定检验率99%以上,实现安全无事故工作目标。


(吉兰泰石材园区叉车现场监督检查)